关于海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7-09-27

 

——2016年1月25日在海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海林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审查。

一、2015年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加速跨越争先,建设幸福海林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十大工程四大战略,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开创了海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9.5亿元,年均增速15%,五年翻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6.6亿元,年均增速4.9%;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2亿元,年均增速8.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16.9亿元,年均增速20.1%,三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7.8亿元,年均增速30.9%,两年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50.3亿元,年均增速14.6%,五年翻一番。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由第8名上升至第4名,成为全省“十强县”4项考核指标唯一连续四年全部进入前十的县(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全国平安市、国家卫生城,2015年被列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城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支撑作用突显,全市规上企业98家,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74.7%,形成了林木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清洁能源“四大产业”, 实施“工业1216计划”,落实技改资金9500万元,改造老企业15家,退市入园7户。特色农业迅速壮大,2015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17亿袋(盘),猴头菇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龙头企业44家,绿色标识认证121个。生态旅游四季兴旺,举办两届旅游节,实行全境旅游一卡通,开通“林海雪原号”旅游专列,4A级景区7个,2015年接待游客6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6亿元,占GDP的比重比“十一五”期末上升3个百分点。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9.5%

园区承载不断增强。围绕建设质量、效益、税收“三型园区”,开发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新增企业98户,达到了172户,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4.3亿元。华安、汇丰成功登陆“新三板”,实现了上市企业“零突破”。实施“一区多园、跨区飞园”,与3个森工局共建了5个分园,同等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中小企业园新建厂房4万平方米,食用菌产业园入驻企业10户,柴河工业园11户,森林食品园7户,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列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打造“产业新城、城市新区”,吸纳5个城中村、1000多户农民进城入园,建设了俪涞酒店、市医院、二中、牡丹江大学、物流基地等23个配套项目,新建了嘉禾影院、九鼎锦绣城等4个商贸综合体。

城乡建设加速升级。五年来,城乡建设变化大、亮点多。全力打造道路交通、楼宇建筑、地下管网、绿色生态体系升级。“五城同创”,一年创成一个,成功率在全省唯一。投入11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10万平方米,建设公园广场16个,修建道路48条,改造棚户区60万平方米,完成平改坡110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万平方米,建设地下管网35公里,城市内涝和城市“蜘蛛网”明显改善。城区绿化覆盖率36.1%,城市保洁机械化率80%。建成“精品示范街”16条,村级健身广场60个,幸福家园24万平方米,23个无特色产业村得到有效根治,海林、长汀镇步入全省百强镇,产城融合、局县共建、就地城镇化被誉为“海林模式”。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3亿元,“阳光分班”、“就近入学”促进了教育公平,高标准新建第二中学等4所学校,对60余所学校进行了维修加固。建设校园灯光篮球场19个,招聘117名新教师,新建9所教师周转房,创建21所省级标准化学校。新建市医院、妇幼保健院大楼,高标准改造市中医院,新建社区服务中心2个,改造提升镇村卫生所130个,为60岁以上老人、机关干部、偏远村屯和社区群众免费体检。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建村级文化广场45个,建成45个村级标准化综合文化活动室,全市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达标率达到86.6%,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启动体育场田径场地改造项目,为社区和村级广场配备健身器材107套,“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4473元和15870元。优先保障就业,通过扶持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事业单位人才招聘等措施,五年新增就业3.8万人。优先保障社会养老,建设社会福利院,农村五保户每年集中供养费由年2400元提高到6200元,分散供养费由年1800元提高到4300元,改善了老年大学、老干部艺术团条件。优先保障社保提标,城镇低保由每月162元提高到322元,农村低保由每年800元提高到1837元。为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发放取暖补贴,缴纳医疗参保费,城镇医保参保率90%,新农合参保率100%,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900元,全市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月平均工资从2240元增长到3970元。“四节帮扶”救助困难群众1500户。

二、2016年预期目标

2016年全市工作的总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牢牢把握和坚持“五大理念”,围绕“创业创新创首位,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四大战略”,推进“十大工程”,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全力推进民生改善,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7%。

三、2016年工作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质量效益,强力推进产业项目新提升

坚持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举措抓项目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展“冬季比备战、春季比开工、夏季比进度、秋季比成果”四比活动,以联络处、同乡会、商会等为载体,围绕主导产业“扩链强链”,实施配套招商、精准招商,突出创新驱动型、质量效益型、税收拉动型项目,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二是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铁水棚为重点的大项目建设,加快哈牡客专海林段建设,启动牡佳客专前期和哈牡既有路电气化改造,推进荒沟、红旗电站完成年度任务,斗银水库建成蓄水。力争城市西外环路、柴莲旅游公路立项,牡丹江新机场迁建海林。全年谋划项目200个,产业项目占60%以上;对接国省战略,向上争取资金15亿元。三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盘活重组百诺家具等4户停产企业,完成林江木业等6户企业技改扩能,科利达20个项目达产达效启动银锚农业机械配件、海川电器等项目建设,建成燃气轮机机匣、离心压缩机等项目,促进机械制造产业向系列化、整机化发展;推动华海机械、凯普瑞机械等企业与703所、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大连理工学院开展合作,引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二)注重提档增效,构筑园区循环发展新高度

以构建“质量、效益、税收”三型园区为统领,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是提升园区承载功能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全年融资2.5亿元,力争发行企业债5亿元。拓展园区空间,新批建设用地30公顷,西区三路两水配套投入使用。深化一区多园战略,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园,引进研发机构、检测中心、中试基地,增强园区创新能力。二是培育外向型产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扶持雷格服饰、银锚建机等对俄出口发展壮大,支持汇丰石油在国外建设配套企业、设立经营网点。加快境外园区建设,完善龙跃境外园区配套功能;扶持春天农业经贸合作区创建省级境外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新增外向型企业4户。三是抓好循环化改造推进。重点支持龙江环保家电拆解、华安木塑产品和海通管业再生塑料管材、热电联产和三艺新型建材相互吃配等17个循环化项目,构建“城市矿山”和“环保产业基地”。

(三)注重区域空间协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步伐

一是提升城市承载空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与土地、环保等专项规划衔接。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10栋楼平改坡50套廉租房配建,抓好城区北出口棚户区改造,全年安置回迁居民2000加快35公里供水管网改造,新建开发区泵站,改造原二水厂,实现全城24小时供水改造胜利街西段等6条道路,提升东山公园、湿地公园品质。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斗银水库和斗银河景观带建设,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推进热电联产续建,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建立“城市E管家”公众交互平台,提升城管快速反应处理能力。规范牌匾广告,开展露天烧烤、垃圾散放、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治理“脏乱差”。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新建5个精品示范村,每个乡镇建设1个样板村。加快哈达满族风情街改造和正和生态园二期等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打造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年改造农村泥草房300户,完成20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修建通村公路10公里。

(四)注重富民增收,大力推进精品农业创新发展

一是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全年食用菌产量稳定在17亿袋,新增猴头菇1000万袋加快长汀甜叶菊等10个示范基地建设。全力建设新民河猴头菇产业带,新建菇棚300栋、改造旧棚300栋,菌包厂、废弃菌包处理厂和保鲜冷藏库投入使用,完成猴头菇原产地和绿色食品认证,力争引进1户精深加工企业。二是农业产业增效创新。壮大龙头企业,新增牡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实施富源菌业互联网+精准农业项目,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扶持金色庄园等10户企业发展实施绿色品牌和高端品牌“双带动”,森宝源等10户企业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新增绿色标识5个,创建国家级13万亩黑木耳、7万亩猴头菇绿色原料生产基地三是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全年新增农业电商企业10户。引导社会资本兴农办企,新建10个家庭农场、15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增加1亩,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以新安现代水稻示范园区为试点,发展智慧农业

(五)注重统筹协调,打造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一是加快旅游产业繁荣。探索中东铁路运输博物馆、俄式西餐厅、王洛宾纪念馆市场化运营模式,启动俄式旅馆、特色民宿、酒吧餐饮等项目建设。启动“林海雪原国际度假区”和“七里地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治山三莓园、红光百果园餐饮、观景等配套建设;完成莲花湖月亮湾二期、亿龙风情园自驾车营地、欢乐谷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完成34A级景区WIFI网络全覆盖。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00万人次,实现收入12亿元,分别增长15%。二是推进商贸流通产业提升。加快皇家御园和九鼎锦绣城、瑞景华庭、盛世华城3个商业综合体建设,嘉禾影院投入运营,开发斗银河景观带。依托牡丹江大学、703所等技术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辟建对外科技项目示范基地。改造提升商贸企业,全年新增限上流通企业3户。规划建设现代化客运枢纽中心实现高铁、公交、货运三大系统无缝对接三加快新兴业态培育。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辟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年内孵化电商200户;建设100个镇村电商服务点,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积极引进村镇银行,稳步开展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工作,探索PPP等融资模式,扶持北味菌业新三板挂牌。

(六)注重以民为本,强化民生保障新举措

一是大力实施“双创”工程。搭建创业平台,吸引产业能人和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举办创业大赛,评选创业之星,在全市揭起创新创业热潮。深入实施四证合一,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00、个体工商户1500。开发公益岗位、发放创业小担保贷款。城镇新增就业5500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扶贫救助攻坚,抓整村脱贫、定向帮扶。筹集社会救助资金9000万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分类扶持贫困家庭,为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发放取暖补贴,缴纳医疗参保费。筹集“圆梦助学”资金,不让一个贫困家庭没钱看病、因贫失学。加快推进医疗保险牡市级统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6万元提高到8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率达到90%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电子图书自动借阅点,建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新建1个省级示范社区。完成体育场维修改造,建设国民体质测定指导站,举办第四届全市运动大会。新建民族教育中心,维修改造36所中小学校,创建5所省级标准化学校实施城乡教师轮作制度,完善城乡师资结构。落实健康海林行动计划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完成中医院搬迁,妇幼保健院新建和二道、横道卫生院改扩建。

主办单位:中共海林市委员会 海林市人民政府
维护制作单位:海林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
电话:0453—5618308 Email:hlswxb@163.com Email:zwxxhb@163.com 网站标识码:2310830012 黑ICP备05007093 牡公网安备23108302000103